10月30日,多方消息称,SOHO中国正考虑以80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600亿出售中国的办公大楼权益,而SOHO中国对此表态“无可奉告”。不置可否的态度似乎坐实了传闻。据悉,SOHO中国此次将分批出售核心物业,第一笔交易正在进行且接近最后阶段,黑石集团联合新加坡国有控股的GIC公司有意收购位于北京的光华路SOHO、望京SOHO塔3以及位于上海的SOHO复兴广场。
除了这三个项目,SOHO中国还将出售上海的古北SOHO、SOHO天山广场、外滩SOHO以及北京的前门项目和丽泽SOHO等5个项目。,这8个项目的总价值在500亿-600亿。
从潘石屹开始宣称抛售那一刻起,随即病毒般蔓延。受此影响,SOHO中国股价一度涨超27%。然而舆论的态度却并不友好,各路人马纷纷吐槽“潘石屹意欲何为”。质疑不无道理,毕竟潘石屹又违背诺言了。2017年年初,由于资产出售过于频繁,潘石屹公开回应称以后不卖了:“持有境内资产好过持有人民币。”没想到两年后,SOHO中国“卖卖卖”的步子非但没有停止,反而迈得更大了,几近售空。
当被问及“为什么要这样急迫的销售稳定现金流”时,潘石屹解释称:“公司持有的房子量太大了,有600亿的资产,100多亿的负债,把这些零零星星的物业都销售出去,是一个很理性的考虑。另外,我当年也是做房地产开发,很活跃的,市场上就要有不断的交易,中介可以赚钱,政府能够收到税,我多多少少赚点钱,做私立就要出货进货,这个是我的活思想。”
企业间的买和卖都是正常的行为。潘石屹选择卖楼,必然是从自身的角度考虑。不管是出于企业运营方面,还是嗅到了什么风向。潘石屹选择抛售资产,本身并没有什么过错。而且,就算潘石屹未来真的跑了,他也不会影响到我国不断前进的步伐。只是在情理上,在中国市场赚钱,结果带着赚来的大量资产前往海外投资的行为,多少会令人诟病。
潘石屹出售名下资产,其中当然有很多迫不得已的成分,但从其家庭的一系列操作来看,很难说他没有要跑路的意思。三十六计走为上计,或许自古就如此。无论是加入外国国籍也好,投资海外市场也好,事实证明,想跑是拉不住的!
今天的中国,有足够的底气接受任何资本的归去来兮。今天你踏出了这道门,未来你们想再进来,简直就是痴心妄想!
文章转载自网络,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